韩大路去世的噩耗迅速传开,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意想不到的、自发的悼念活动。
韩大路家悲客如潮。冀东局局长唐文胜、局党高官万新伟,冀东机务段13名班子成员、段机关干部、客车运用车间、高铁运用车间的职工几乎都来了,许多人还是从二三十公里之外“打的”来的。
冀东机务段三岔口货车运用车间刘主任当时在BJ学习,从电话里得知消息后,马上自费乘飞机赶到冀东。他说:“我要和师傅见最后一面!”
这天上午,韩大路遗体告别仪式在冀东市殡仪馆举行,300多人自发赶来参加。其中,有几十人是退掉了早已预订好的探亲、旅游机票或火车票赶来的。
冀东局局长唐文胜、局党高官万新伟在韩大路遗体前失声痛哭,长时间肃立默哀,哽咽着说:“韩劳模,你是我们的好榜样,你永远活在我们冀东局干部职工的心中。”
人们啜泣着、硬咽着,鞠躬鞠躬再鞠躬。有的人挣脱殡仪馆工作人员的阻拦,扑到韩大路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冀东机务段青年干部王涛,9月28日听说韩大路病危的消息后就请假跑到医院。因不让探视,他在病房外徘徊了3个多小时。在追悼会上,王涛悲痛欲绝:“韩师傅,你再睁开眼看看我们呀……”
距冀东30公里外的冀东机务段职工遗属、70多岁的赵雅丽老太太和70多岁的退休职工刘洋,因年龄太大不能参加遗体告别仪式,他们老泪纵横地说:“让我们俩去死吧,把韩大车替换回来,他走得太早了,他是个好人……”
冀东机务段段党高官赵章成参加完告别仪式,回到家,他的脑海里依然是群众自发悼念韩大路的场面,赵书记深有感触地对妻子说:“哎,你是没见,好多人来送韩大路……真是没想到,这场面我只在电影《焦裕禄》中看过。”
“那是,韩大车虽然是个退休职工,他在冀东家喻户晓,退了休还心甘情愿为HJ线培养司机,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款、捐物。这几年,老头儿在‘关工委’岗位上也是兢兢业业,甘当火车司机的娃儿们的‘大朋友’,为火车司机分忧解难。”
“嗯嗯,自发来给韩大路送行的三四十名孩子们哭天喊地,韩爷爷、韩爷爷,我们不让您走,您回来吧、回来吧!在场的每一个人在孩子们的哭声中泪流满面。”
这个夜晚,赵章成书记心绪难平,“61岁的韩大路去世了,固然可惜,但是,原因好像不仅仅如此。他在苦苦地思索着,答案渐渐明晰了,韩大路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仔细想,他所做的平凡小事如块块基石足以筑成高耸入云的丰碑!”
赵章成觉得韩大路的事迹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他拨通了同学刘主编的电话:“老同学,冀东来电我得立即接听。说吧,有什么好事儿?”
“谢谢刘大主编,你这个《人民铁道报》的大拿,鼻子也有失灵的时候。我给你们提供一条新闻线索……”
“啊,一名退休火车司机死亡,居然惊动局领导前去参加追悼会,闻所未闻。明天,我给社长汇报……”
三天后,《人民铁道报》派来调查组,深入到冀东局上上下下,严肃细致地开展广泛的调查,探寻这位被群众怀念的退休火车司机的人生轨迹。
韩大路曾经忘我工作的精神让人敬佩,这不是伟大是什么?调查中,上至冀东局局长唐文胜、党高官万新伟和冀东机务段张段长、党高官赵章成,下至冀东机务段火车司机李阳阳等近百人,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韩大路是个只为别人着想的人。”
韩大路在岗时勤奋和扎实,得到了各个层次人们的赞许。职工群众惋惜、怀念的心情,敬佩、称颂的语言,让调查组走进韩大路的过去。1978年,他以退伍军人的身份来到冀东机务段,虽然差点儿当了“逃兵”,后来在司炉岗位上吃苦耐劳,一般人需要一年多才能学会的技术,他很快掌握并脱颖而出,成为青工中的佼佼者,提前半年定职。从蒸汽、内燃、电力,到高铁司机,他没有退缩,没有畏怯,而是迎着困难勇敢向前冲。
韩大路担任“红旗号”司机长后,不但注重苦干、实干,而且还想方设法向新技术、新设备要机车运行安全效益。他和段上的技术人员反复琢磨,提出机车乘务员与道口看守员联控安全建议。经上级批准,这项保证安全的措施在冀机务段管内试验后,取得了明显的安全效果。后来,这项措施作为一项安全制度在冀东局全局实行,并向全路推行。
……鉴于韩大路工作成绩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组织决定由他挑起冀东机务段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职务,他却推荐自己的“死对头”上位。
韩大路心中有一笔账,谁家困难,谁家有什么事,都了然于胸。1990年,正在万水站换乘休息的韩大路,想起段上一个姓王的青工父母住在万水,生活比较困难,就专程到小王家看了看,当他看到小王的父亲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又要照顾患痴呆症的小儿子时,留下100元钱默默地走了。
回到段上后,韩大路亲自跑上跑下,不遗余力,请求领导给小王调动工作。问题解决了,原本以为根本没有希望调回去的小王,在接到调令的一刹那,禁不住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在韩大路面前,只喊了一声“韩大车……”就泣不成声。
冀东机务段有个叫刘有生的退休老工人,他36岁的独生女儿遇车祸不幸身亡,老伴儿瘫痪在床,老人悲痛欲绝,身边无人照顾,日子过得很艰难。韩大带领“红旗号”车组的兄弟们轮流照顾老刘一家,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有这样一组“绝对数字”:韩大路20多年为群众做好事数不胜数,从来不求任何回报;数十年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10多万元;退休后为地方铁路HJ线培养火车司机6名……
韩大路走了,走得太匆忙,走得太令人不舍。韩大路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血肉之躯竖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他的平凡事迹,曾经为冀东局的“三讲”教育平添了新的内涵。
调查组成员每天都被韩大路的故事感动着,尤其是韩大路和妻子在台历上的罗曼蒂克,被调查组深度发掘,撰写成一篇《见字如面———台历上的爱情故事》报告文学,在冀东铁路局乃至全路引起强烈反响。
喜欢动车司机请大家收藏:(www.xsyueduw.com)动车司机小说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