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别离没什么不同,有人哭哭啼啼,有人高高兴兴,有人恋恋不舍。
韩畅和程斐乘坐的火车相差2小时,BJ开往冀东的动车组即将出发,已经开始检票,“程菲,你快去普速站吧,我走了,电话联系。”
程斐不由自主和韩畅拥抱,两颗心砰砰跳……
韩畅紧随人流通过了检票口,程斐恋恋不舍,慢慢地转身,走出人流如织,高端大气的高铁候车大厅。
中国春运的是世界上最为壮观、惊心动魄、热火朝天的人类大迁徙。
如今,一票难求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韩畅到冀东,高铁4小时到达。
程斐只能坐普速列车,等宝兰高铁开通了,去她的家乡,半天即可到达。
韩畅坐在高铁上,目睹窗外急速移动的参照物,心潮起伏,他从兜里摸出一枚硬币,置于折叠茶几上旋转,的确屹立不倒。
他收回目光,思绪纷纷,“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时,MG就开始着手发展高铁。可是,由于资本主义寡头的把持,导致MG高铁一直裹足不前。”
“20世纪20年代左右,MG铁路基建及营运到达顶峰。之后的几十年里,MG铁路系统开始走下坡路……”
然而,中国意识到高铁技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于1978年引进、20世纪80年代创新、2009年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Km/小时,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凡是共和国的第一代铁路人都了如指掌,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客车运行速度达不到120公里,客货混跑矛盾增加。
进入21世纪初,因为各方面条件成熟了,所以开始引进摆式动车组,速度提升至160Km/h了。
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行,中国有了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Km/h高速铁路。
对于铁路人而言,2009年,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行速度达到了350Km/h,首次打破大国铁路春运瓶颈,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春天到来。
韩畅自言自语,“2019年,我也要加入中国铁路动车组司机行列,和爸爸并肩作战,驾驶‘复兴号’纵横驰骋。”
程斐上车了,普速列车上,大多是学生和农民工。饭点到了,车厢里充斥着方便面的味儿,仿佛人间烟火在铁道上移动。
每当看到铁路边伫立着穿黄马甲的人,程斐便不由自主想起了爸爸他们,线路工区是铁路安全生产的最小单元和前沿阵地,对于爸爸和工友们来说,第一要务就是把线路质量搞上去,让每一趟列车都能安安全全地通过。
LH铁穿山越河、高堤深堑,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发,养护难度特别大。天气炎热的时候,钢轨温度尽管高达60度,程斐的爸爸也要跪在钢轨面上,埋下头看线路平顺,膝盖上烫起了泡,磨出了老茧;每次下雨,线路工都要上线巡查,越是山洪易发、危石易落的地段,越不放过,排除险情。
程斐把妈妈的唠叨记在了心上,“程斐,你爸爸是一头老黄牛,他每到一个工区,都把整好线路当成头等大事。2014年3月,段上把他调到云田工区当工长,这个工区所管辖的线路设备质量较差,钢轨磨耗严重,曲线、接头病害多。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你爸爸整天‘泡’在线路上,每天跪趴钢轨上百次,弯腰起身千余次,摸索出一米一量、十米一测、捣垫结合、细整接头、勤补道砟等工作方法。”
“妈妈,您这个贤内助怎么对铁路养护术语张口就来?”
“闺女,你忘了吗?去年你爸爸被评为感动‘冀铁.十大人物’在全局巡回演讲。出发前,他的演讲稿《当一名LH线上的“铁”工长》,是妈妈一字一句给你爸爸纠正发音……我才知道了你爸爸真的不容易。”
“妈妈,还有其他故事吗?”
“有啊,2014年8月16日晚上雨下得特别大,你爸爸和工友冒雨巡检,走到云田至甘谷间1266公里处,发现3棵大树从悬崖滚落在钢轨上。当时,K198次旅客列车马上就要开过来了。你爸爸立即通知车站扣停列车,迅速组织人员争分夺秒进行抢险。列车安全通过时,你爸爸带着大伙整齐地站在雨中,像接受检阅的战士。”
“嗯嗯,不知道我爸爸当时面对在大雨中平稳运行的列车,他的心里是咋想的?”
“你爸爸咋想的,我告诉你,你爸爸在演讲稿里写到,‘只要我老程和工友在一起,线路安全这个阵地就永远不会丢。’”
“妈妈,原来我爸爸真不简单,难怪你对他死心塌地,爱不释手!”
“你这个孩子敢和妈妈胡开玩笑?你等一下,妈妈给你看样东西。”
她从书柜里拿出了《当一名LH线上的“铁”工长》演讲稿,“你自己看吧,妈妈做饭去。”
“……2010年,段领导又让我去陈家沟工区“救火”。这个工区的设备曲线多、养护难,管内9.6公里线路没有一处超过600米的直线,轨检车跑一次平均要扣60多分,是当时全段最差的线路。我刚到没几天,上级领导来工区调研,看到工区的现状,就鼓励我:‘你如果带着大家把线路质量搞上去,我就请大家休假的时候到BJ、坐高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动车司机请大家收藏:(www.xsyueduw.com)动车司机小说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