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之所以答应借款给万和行,主要是想在广东开拓一条人口输出的通道。
明清时代的广东和福建因为耕地面积有限,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不利状态,一直都是下南洋移民潮的主力。与其让这些人去南洋给西方人当猪仔,不如来外东北开发北大荒。
虽说外东北冷是冷了点,可坐船出海不用付钱啊,吃饱穿暖也能保证!要知道如今想去吕宋、婆罗洲和爪哇谋生的,每人都要预先支付一笔不菲的船资和伙食费。刚上船就要欠一屁股债,没个两三年别想还清。
至于他非要亲自南下,一是动用雷神号运银子动静太大,再者他还要帮洪涛采购一批药材。
目前北海镇的人口已经突破十万,光是靠赵新和洪涛两口子从另一时空买药已经远不够用了。身为北海镇卫生系统的老大,洪涛急需在本时空寻找替代药物。
他找来了吴氏兄弟,让对方开列了一张清单。其中有止血化瘀的田七、祛风湿消肿的五加皮、去咳化痰的陈皮和天竺黄,消积化滞的青皮、清热凉血的犀角,还有眼镜王蛇--俗名过山风等等。
在本时空买中药有个最大的好处,无化肥无污染,而且诸如牛黄、熊胆、犀角、虎骨、海马之类的随便买。赵新打算以后只采购那些无法替代的西药,其他尽量都用中药解决。
海幢寺一共有三棵老菩提树,都是崇祯十五年种的。在另一个时空里,虽然这里经历了无数战乱乃至推倒重建,但这三棵树却一直保留了下来。赵新在查阅资料后,于是决定将这三棵树作为他的锚点。
十二月初三,从大清早开始,广州城就下起了濛濛细雨。上午十点,蔡昭平带着管家和一名身穿蓑衣的高个仆役来到了小溪馆。
“这就是你找来的替身?还是不够高。”看到脱下蓑衣就跟个竹竿似的蔡家仆人,刘铮估摸对方的身高差不多是一米七二左右,虽然在本时空已经算凤毛麟角,可比赵新还是矮了半头。
“刘兄,这一个月小弟派人寻遍了府城周边村镇,此人已经是方圆百里个子最高的了,足足四尺八寸三。真要按刘兄所说的五尺六寸,实在找不到啊!”
捎带说一句,明清时代人的身高是按照裁衣尺算的,而不是营造尺。比如清代的裁衣尺长度为 35.55厘米,约等于1.11营造尺。而明代的裁衣尺比清代略短,长度和宝钞纸相同,34厘米;至于营造尺就更短了,只有32厘米,跟宝钞上的墨边一般长。
听到蔡昭平这么说,刘铮无奈的点点头,觉得也只能这样了。
原来,为了能让赵新从豆栏街码头顺利混进商馆区,刘铮在和蔡昭平商议后,决定来个“李代桃僵”,骗过官府在码头上的兵丁和耳目。
具体做法就是赵新到海幢寺后,换上这名仆役的衣服,穿着蓑衣戴上斗笠,等傍晚趁着天色昏暗视线不清的时候上船过江。而这名高个仆役要在海幢寺待上一天,等第二天夜里直接前往蔡家在珠江南岸的别苑。
上午十点半,刘铮和警卫排的二十个人跟着蔡昭平来到豆栏街码头,登上了两艘西瓜艇,朝着江对岸驶去。一行人到了海幢寺,便在知客僧的引领下去了客堂,跟往常一样吃素斋、喝茶。因为外面在下雨,众人也没了遛弯看风景的心思,便在客堂里玩起了“天黑请闭眼”。
说起来刘铮和警卫排的手下玩这个游戏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还是从孙士毅的那场“杀鸡儆猴”的秋决后开始的。主要原因就是刘铮自己的闲极无聊,再加上警卫排众人除了站岗锻炼便无事可做,精神头跟刚来那会差了一大截,便想着搞点什么团建来增强斗志和凝聚力。
问题是刘铮是学兽医的,既没管过人事也没上过MBA,所以他能想到的只有大学时代玩过的“杀人游戏”。想当初他玩的最疯狂的那段时间,曾经和一帮同学玩了一个暑假,隔三岔五就凑在一起,最长的一次居然玩了10个小时。
刘铮拿出来的是最早的版本,也就是只有杀手没有警察的那种。除了负责站岗值勤的一个班,其他两个班20人全都要参加,由他这个“法官”来引导游戏的进行。
自此开始,小溪馆里每天中午吃过午饭就得“杀”上两个小时,警卫排的众人也不知不觉就被刘兽医带进了坑。为了培养这些人的观察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力,刘铮在每场游戏后都要讨论,提高大家的逻辑分析能力。
仅过了一个多月,警卫排的三十个人再也不是之前的机械式服从和唯唯诺诺的执行命令,上到排长,下到普通士兵,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遇到事也不再只当个传声筒,而是有了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刘铮对此很欣慰,也乐在其中。他觉得就算来广州做不出什么大事,可只要照这个路数培养下去,三十名手下以后个顶个都是当军官的料。
此外刘兽医的心里还有个不能对人言的秘密,那就是培养点自己的势力,警卫排就是他的基本盘。
蔡昭平和管家一开始并不明白刘铮他们玩的是什么,只是在一旁喝着茶看热闹。甚至当几个人指认某人就是“杀手”,说的脸红脖子粗时,还忍不住偷笑。可看着看着,他觉出不对味了。这哪是什么抓凶手的游戏,分明就是在算计人心!从一个人的语言、表情、动作来判断背后的身份和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乾隆四十八年请大家收藏:(www.xsyueduw.com)乾隆四十八年小说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